Saturday, June 4

老了

大概五年没回来住了,这里什么都没变,
唯一变的,就是小孩都已长大,而老人却变得更老了
看着这些老人,心里真的有一点感触
看着他们的连站都 站不稳,做什么都需要别人帮忙,
自然而然的,他们的自尊心也变得很强。。
始终他们年轻时,做什么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忙,可以自己自由走动
然而老了却需要别人的帮忙,可能这样会让他们觉得,他们拖累了年轻的一代
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有时候他们尽量会在没有别人的照顾下,自己照顾自己,
而他们的这种举动,却别年轻的我们看做成“不认老”还有“固执”的行为
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沟通代沟”吧。。

因为这代沟,让我们不了解老一辈,同样的老一辈的也不了解我们
可是我想了想,年轻的我们也会有变老的一天,也会有走不动的一天
到时候,我可能也会不喜欢走到身边一直有个人扶,
可能也会希望我可以照顾自己,而不是由别人来照顾自己,
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的照顾这些老人家,
就算意见不合,我也不会跟他们吵或理论,
因为他们真的需要人陪,就算静静做在他们身边,在必要时才帮助他们,
对他们来说,已足够!

突然的感性,突然连自己都不能适应。。。XD

Friday, April 1

你说;我说

你是自私的:
你不准别人吵;可是你却很吵
你不准别人的朋友时常来;可是你的朋友却可以
你不准别人煮了东西没把厨房打理好;可是你却不见得有做到
你不准别人浪费水电;可是在我眼中你也不见得有做到这一点

你是伪君子;
之前你说;某某人不好,而跟一群你认为好的人在一起(其实是因为他们功课好)
之前你说;某某人不好,甚至跟他们闹翻,还在facebook抵赖他们(其实他们的为人只有你自己知道)
现在你说;那一群好人其实并不好(因为你追不上人家的功课)
现在你说;某某人其实也不错,很好相处 (因为他们在你有问题的时候帮你出头解决问题)

现在我说;
人也是你,鬼也是你~
谁好谁坏,完全是依照你的心情而定

最后我只能说:
我服了你!

Monday, December 6

安慰舆废话

安慰是一种艺术,
懂此艺术之人,可以巧妙地发挥安慰的作用,并让听着感受到其中的用心,而且还可以真正的得到安慰。
但不懂此艺术之人,往往他的安慰,都会变成废话。

打个比例:
A 的家人发生意外,目前人还躺在医院急救病房内
B 得知此事后,立刻去对A说,“没事的,别担心”

对,我知道B是想安慰A,
但如果B想像,发生意外的是自己的家人,那A对自己说类似的话,那是安慰还是废话??!

对我来说,与其安慰,倒不如说一些有建设性的话,或者在当事人身边,默默的帮助他,
我说“默默”是真心的帮助,而不是帮了别人后,到处去跟别人说你帮了他多少又多少,因为这是小人的行为!!

Saturday, October 30

谢谢

谢谢这词语我常常说,
别人帮了我忙,说一声谢谢;
所以说“谢谢”这词汇,我几乎都对我身边的人说过,
可是今天的“谢谢”,
我想对一为既伟大,但却害我对家庭完全失去信心的人说

谢谢你,让我们知道何谓姐妹情
谢谢你,让我整整履行身为大姐的责任
谢谢你,让我们的成长过程如此的艰辛
谢谢你,让我们的思想比别人家的孩子还要成熟独立

因为你的自私与无理,让我们几姐妹无形中慢慢的团结起来
因为你的无情与过分,让身为大姐的我责无旁贷地帮妹妹解决问题
因为你的“放手”与“磨练”,让我们彻彻底底地明白独立的重要性
就因为你的一切一切,如今我们已经不需要你的帮助,我们一样可以活得精彩

所以在这里我衷心的跟你讲一声“谢谢”!
另外要提醒你,以后如果有事,别求我们几个,
因为那是上天对你的“训练”!
倒时,我们帮你是人情,不帮你是道理!!!

谢谢

Tuesday, August 31

国庆日礼物

生日礼物,圣诞节礼物,我收得多了,但国庆日礼物嘛,我还是第一次收!
说到这分礼物,我还是要多谢我们亲爱的。。。,
因为“他”把“煽动宗族主义者”把关起来,若罪名成立,最高刑法是收监3年。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41513?sms_ss=facebook

不但是礼物,我在今天也学会了,
无权有无力的人,最好是diamdiam,
不然后果会很残的!

~国庆日快乐~

Tuesday, August 24

世界在我左右

"今天美国发生什么事?美国所发生的事,跟我们有关吗?
今天联合国委员会做了什么决定?对社会大众有着什么影响?
今天在世界各地的人民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跟身在马来西亚的我们一样吗?"

这些问题,在我进入大学前都不曾问过,也不曾想过的问题。。
我从没想过,原来新闻系是需要知道这一切的,所以我就带着什么都不懂的头脑,入读拉曼大学新闻系,因为在我脑海中,新闻系就不过是写写新闻,看看报纸,从来不知道这些恼人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思想等等,会向我走来。
所以,当社会大众甚至是大学生本身都批评现代的大学生毫不关心身边的人事物时,或许有少许的新闻系学分觉得这是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说法。然而,他们往往忽略的是,学以致用这四个字!
没错,新闻系的学生固然了解很多社会问题,政治走向等等,但知道,了解又如何?还不是舆其他科系的同学,或大部分社会大众犯着同样的错误!
举个例子,明知道性别于种族歧视是不被容许的,因为从各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显示,性别于种族歧视,往往是国家败笔的原因,许多落后国家也是因为如此而永远停留在“第三国度”,可是身为新闻系学生的我们,还是无法摆脱“女人永远是落者,巫族永远是依靠政府”等等的想法。
所以,媒体所谓的“不关心身边的人,事,物”不仅仅是基于“懂”于“不懂”的问题上,而是了不了解,可行不可行的问题。
所以说,懂不代表真懂,行不代表真行;世界那么大,你懂的,不代表你真的懂;政治走向如此多样化,你觉得行的,也不代表它真的行!
总的来说,多看,多听,多思考才是大学生该做的!

Tuesday, June 15

生死问题人人怕

今天帮朋友清理了一只死在她门前的猫,
看着那猫的那即将腐烂的尸体,
心里突然涌出一种莫名的感叹,
为什么生物死后会让人感到害怕?
生物死后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再怎么说,那猫死前,它还是一只可爱的猫,
甚至还有人把它当宠物来饲养,
那为什么在它死后后却变得“恐怖”?

生老病死是种程序,
只要是生物都会经历的一种程序,
包括了平时自认为了不起的人类。
人类不管有多了不起,
不管多有能力创造新事物或毁灭任何物体,
都逃不了生死问题。

既然生老病死是大家始终要面对的事情,
那为什么人类还在怕“死”?

这问题应该是需要一生的时间来解答吧!

ps:~小猫,安息吧。。